岚山区虎山镇推行“1+5+1”监管模式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 | |||
|
|||
|
|||
2007年,虎山镇成立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在坚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全镇53个行政村的农村财务全部纳入乡镇代管,实行每村设一名报账员,推行“1+5+1”监管模式,村级资金会计核算规范化集中管理。“1+5+1”监管模式:一个基础:清产核资;五个全面:村财镇管代理记账制度,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银社通平台、村公务卡、用工平台),“e阳光”手机APP村务公开、农村产权交易线上交易,“政经分开”试点改革;一个平台:全市统一的农村“三资”监管信息平台。 1.清产核资。将全镇范围内所有的村集体资产信息进行电子化,2018年制定实施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意见》,形成了“统一、专业、完整、规范”的清产核资模式。 2.村级财务镇代理。虎山镇按照“管办”分离要求,在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五不变”基础上,委托镇财务管理中心和专业机构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加强预算管理,优化代管机制。对全镇农村报账员实行统一考聘,形成报账员驻村、会计驻镇、中介代理财务在线管理“三资”的新型监管模式。同时,加强对第三方代理机构审计和考核,建立服务水平与服务费用联结机制,确保了记账服务安全、规范、优质。 3. 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明确一村一基本结算账户,全面推行村务卡,除慰问金或其他抚恤救济性等4类支出需建立使用现金审批支付外,其余村务资金收支一律通过银行转账或村务卡结算,资金轨迹全程留痕可追溯,基本形成智能POS机、二维码扫描、村级公务卡“智能收、集中付”。同时,积极创新“银社联动”模式,将开支审批制度嵌入系统,实现审核审批实时在线、支付影像随时可查。 4. 农村用工平台。出台《虎山镇村级人工费和机械费管理办法》,规定村级人工“四明确”,即明确村集体每类用工日工资上限标准;明确用工批准手续,即村集体用工由谁批准方可使用;明确用工报销手续;明确用工报账时限为“日清月结”。全面启用“日照市用工监管平台”,村集体每一项用工,在开工之前,由村派工员在用工平台上“申请派工”,录入用工项目名称、务工村民姓名、用工开始时间、用工结束时间、日工资标准等信息,并将出工照片上传平台公示,每月由村报账员在用工平台上导出“出工明细汇总”,由务工村民签字确认后作为支取用工款的证明凭证。 5、阳光村务手机APP 平台(“e阳光”村务公开)。阳光村务手机APP,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手机、电脑、有线电视等多种方式公开终端,公开推送、公开交易、公开操作。各村居把村务信息、财务收支、通知公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实时公布,以“流水账”的形式详细公示每笔收支,真正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从“制度民主”向“程序民主”、从“暗箱操作”向“阳光操作”、从“被动公开”变“主动公开”,从“墙上看”变为 “掌上看”、“每笔查”。提高了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着力管住村居干部手中的“微权力”,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了以往财务公开不全面、不易核查、公开不及时等弊端,让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晒在阳光下”,开创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公开新形式。目前全镇已有8000余农户安装了“e阳光”手机app平台, 2021年12月开通农户将达到全镇总户数的80%。 6.农村产权交易线上交易。制定《关于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意见》、《关于岚山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街道分中心运行管理的意见》,建立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交易系统,对农村产权交易免费服务,对非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实施优惠费率服务,做到以合同管理为中心、从交易立项、“线上交易”到资料归档等全程网上运行,确保了资产资源流转交易环节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可追溯,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7.政经分开试点改革。行政事务划归村居管理、经济职能留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原则,厘清村级党组织、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关系,推行“政经分开”试点工作,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村“两委”中剥离出来。2021年10月虎山镇53个村集体资金全部由村委会划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回归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本位,独立建账、独立运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保障成员长远利益。 8.统一的“三资”监管信息平台。通过统一的“三资”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信息壁垒,贯通市、县(区)、镇和村四级网络互通的信息化体系,统一数据、标准、用户、权限、维护、安全、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在平台上统一实现对于资产、资源、资金、合同、财务、项目等方面的管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