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粮油生产 创新服务机制

发布日期: 2024- 06- 05   08: 49 浏览次数: 字体:[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耕地面积1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6万亩、产量38.9万吨。莒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耕地细碎,小农户众多。近年来,莒县以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契机,聚焦粮食生产和服务小农户,坚持规范引导、市场主导、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模式,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0年-2021年,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面积11.68万亩,示范带动托管服务面积65万亩,服务小农户4.45万户。全县服务主体已达140多家,农业生产托管已经成为小农户自愿选择的重要经营方式、衔接现代农业的主要机制。

一、以市场为导向,培育现代农业服务骨干力量

按照项目实施要求,莒县坚持自愿、公平、公开原则,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整合集成相关政策,培育各类市场化服务主体,壮大服务业市场力量。一是扩大服务主体来源。筛选优质服务主体纳入名录库管理,不限制服务主体来源,外地服务主体也可以公平申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自愿双向选择,协商签订托管服务合同。目前,纳入名录库管理的服务主体已达到23家。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创建活动,整合各类涉农优惠政策和财政奖补项目,支持示范服务主体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已创建示范服务主体省级3家、市级5家、县级26家。三是推动服务资源整合。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探索联合合作机制,盘活、整合、共享各类资源要素,加强分工协作、利益联结、融合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增强对现代农业的引领带动能力。

二、以制度为抓手,促进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

通过完善制度加强行业管理,为服务主体创新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托管服务提供支撑。先后制定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指导价格定期发布制度》《莒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费收据(示范样本)》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文件,让服务主体开展托管服务有标准可参照、有规范可遵循,显著提升了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莒县建立服务反馈追踪处理机制,实时解决群众反馈的、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立马解决的建立台账,在下个农业生产周期开始前进行重点排解,确保托管服务过程的人性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莒县共整改作业不及时、播种不到地头等问题线索11条,连续两年抽查15%的小农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为100%。

三、以托管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一是发挥村集体组织优势。积极引导村集体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流程,协调整合小农户服务需求,创造集中连片作业条件,统一对接服务主体。村集体在小农户和服务主体之间担当居间服务者角色,进行双向约束和监督,确保托管流程顺利进行,并适当收取居间服务费。2021年,有187个村集体参与项目实施,实现集体经济增收60多万元。二是导入全产业服务资源。积极引导全产业链经营主体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与小农户建立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让小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如日照丰源农业与科研单位、加工企业合作,以托管服务方式,面向6000多户小农户,订单种植高油酸花生近1万亩,亩均增产50公斤、增收320元。三是推广菜单式服务模式。充分尊重小农户意愿,引导服务主体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搭建服务平台,为小农户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灵活选择的菜单式服务。鑫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服务范围覆盖4个乡镇、120多个村、2.3万户农户,服务业务包括农资采购、耕种防收、烘干销售等,小农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服务内容。

四、以粮油为重点,发挥托管服务稳产保供作用

莒县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确保粮食持续增产、油料扩种稳产的重要抓手。一是重点支持粮油生产。把补贴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生产托管。2022年,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引导服务主体承担7000亩种植任务,预计带动2.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二是承担灾害应急任务。2021年,小麦突发条锈病,莒县把统防统治纳入项目支持范围,组织服务主体进行3次统防统治作业,成功防住了条锈病传播,为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促进集约高效种植。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导入了现代生产要素,应用了良种、良技、良法,实现了向高质高效生产方式转变。2021年,莒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1.5%,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四是增加了农民种粮收益。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降本增产增效明显,种粮积极性明显提升。目前,莒县已累计实施小麦生产托管项目近12万亩,覆盖9个乡镇(街道)247个村,惠及2.7万小农户,亩均增产50公斤左右、节本增收150元左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